理數合解-大學解

單元

描述

資源


第00_0講
1. 說明理數合解之內容架構,主要包含五部分。 2. 北海老人簡介。 3. 十五代祖著作等身,為我一貫道建立紮實的修行基礎。

第00_1講
1. . 理數合解序。 2. 理常而不變,數變而有常。 3. 到了後代,註解愈來愈複雜,陸象山、王陽明所著述,以尊重德性為主。

第00_2講
1. 講解未講完的序。 2. 知理之本於學、庸,故以「學、庸」為先。 3. 光緒乙未(清光緒二十一年)孟冬(初冬)竹坡居士寫序於修竹齋窗下。 4. 第00講的作業放置於該單元(pdf檔案)。

第01講
1. 大學解正式開講。 2. 大學者,學大也。何謂大?惟天為大天可學乎?曰可。

第02講
1. 周子曰:「無極之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,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。」 2. 天理者,萬物統體之性;人性者,物物各具之天也。 3. 親與新,一而二,二而一也。

第03講
1. 至善,即至理也。至理即不睹不聞之神,無聲無臭之天,無思無為之性。 2. 理天者、萬物統體之至善,理性者、物物各具之至善。 3. 知象者、離道太遠,知氣者、漸近於道,論理者、則至於道矣。

第04講
1. 性善為何?即明德之所在也。 2. 學人皆知人人有性,而不知性出於天,即知性出於天,而不知天有:理天、氣天、象天之分。 3. 始於明德,則繼天立極;終於新民,乃代天宣化。

第05講
1. 「大學之道」者,聖經之總冒也,是無極而太極。 2. 「至善」之理,乃無極之至真,合天九地六,而一之者也。 3. 心止於至善則德成,事止於至善則業就。

第06講
1. 有志為學者,必先求其真知,真知而後真行。 2. 體全用備,藏器待時,窮則獨善,達則兼善, 潛現躍飛,大行不加,窮居不損,無入而不自得矣。

第07講
1. 知止者、大學之入手,能得者、大學之成就。 2. 大人之學,窮源竟委,原始要終;本末不紊,先後有序,方能代天理物,經營萬事。 3. 窮理盡性,從政服官,末終所後也,則立大學以教之。

第08講
1. 寬則失之放也,則制禮以節之。 2. 嚴則失之拘也,則作樂以和之。 3. 不為事先,不失機後,因時制宜,動靜輒隨,知至至之,知終終之,則違道不遠矣!

第09講
1.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 2. 「格」之一字,原有數義。

第10講
1. 象山陸子之學,以尊德性入手,厭煩樂靜,洞見物慾之紛擾,實為養心之掣肘。 2. 此正「顏子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智,同於大通」時也。 3. 若待物慾格盡,自然天理純全,「天理」、即明德、至善之地也。

第11講
1. 此即無極理天,明德至善也。賢不加增,愚不少減,人人本有而不知其有者,必待真師傳授,講透言明,實得於心。 2.. 明明德,則至善存於一人。 新民,則至善及於人人。

第12講
1. 猶恐進銳退速,始勤終怠,作輟間斷,廢於半途,敗於垂成。 2. 井蛙拘墟天小,夏蟲難語堅冰。 3. 知行合一,乃大學之正法也。

第13講
1. 蓋知而不行,則道非我有;行而不知,則助長揠苗。 2. 天地間雖物有萬殊,推其原本不過動、靜兩事。 3. 天包地外,地處天中,各從其類也。

第14講
1. 男子者乾之九也,用九變八,故男子八月而生齒,二八而陽精通,八八而周天。 2. 制禮作樂,別於禽獸;治曆明時,法乎天地。

第15講
1. 呼奇吸耦成九六,三分損益,乃五音六律之源;奇順耦逆成一二,一氣復姤乃河圖洛書之本。 2. 天本一也,而元氣之周流,高下不同,清濁各異,而其行度之遲速,亦參差不齊矣。

第16講
1. 恆星居緯星之上,隨宗動天而動,一日繞地一周而過一度,三十日有奇移一宮,三百六十五日,四分日之一,一周天,謂之一年。 2. 大抵南北二洲,四分差二,東西二洲,四分差一;此午則彼子,此子則彼午。

第17講
1. 南洲居地之上,日月星辰在上,以上為上;北洲居地之下,日月星辰在下,以下為上。 2. 理載大氣,氣載大地,地載萬類。 3. 天上日輪火、熒惑火、君火也;地中火井、煤、炭、硫黃之火,相火也。

第18講
1. 佛傳真空,道傳妙有,儒則掃除聲色之化民,如毛之非是,必窮至無聲無臭而後已。 2. 無極之理,即佛之真空,道之妙有也。 3. 正人行邪法,邪法悉歸正;邪人行正法,正法亦成邪。

第19講
1. 王荊公配享神宗廟庭四十年,北宋非亡於荊公也。而皆曰王荊公以周禮亂宋。2. 神則先機而知,聖則見機而作,愚則失機違時。